隨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逐步成熟,形成了一批電機電控制造商,主要有①傳統電機與變頻器生產企業,以大洋電機、方正電機、匯川技術、藍海華騰為代表,②專業化電動汽車電機電控制造商,以上海電驅動、英博爾、安徽巨一、精進電機為代表,③電動汽車整車制造企業,以比亞迪、江鈴汽車為代表。
電機電控與主機廠供應鏈配套主要分為第三方電機電控企業配套以及主機廠自主研發配備兩個模式。2016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電機、電控第三方配套份額達67%、60%,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主機廠自主配套占電機市場份額達33%,其中比亞迪占主機廠配套的的67%。
根據我們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的不完全統計,2014-2017年電機第三方配套(合資+供應商配套)占比分別為54.9%、50.4%、52.8%和61.8%,電控第三方配套為51.2%、46.8%、49.6%和57.6%,第三方配套比例持續上升,增長主要來自合資電機電控供應商市場占有率的提升。
乘用車廠商主要包括比亞迪、吉利、上汽、北汽新能源等,其中比亞迪早期積累了豐富的電機電控研發能力,實現了自主配套動力系統。其它自主品牌廠商專注于整車設計制造,電機電控以第三方配套為主。隨著未來互聯網車企進入市場,第三方配套有望持續滲透乘用車市場。
國外第三方電機電控制造商憑借在傳統燃油車汽車電子領域的競爭優勢,率先進入全球新能源動力系統供應鏈,并占據部分國內高端乘用車份額。其中聯電(博世與上汽的合資公司)已切入吉利、上汽新能源乘用車供應體系,華域麥格納(華域汽車與麥格納中國的合資公司)有望進入大眾MEB平臺供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