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機的創造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一項重要成就,如今它們在工廠自動化和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依然扮演著關鍵角色。從啟動工廠機械如電泵和車床,到推動電梯和電力機車的運行;從家庭中的空調、冰箱到廚房的抽油煙機和洗衣設備,還有各式各樣的電動手工具,這些都是電動機不可或缺的使用場景。當前,電機產品大體上分為兩大類:直流和
交流電機,而在交流電機中,交流異步電動機的使用尤為廣泛,在現代社會的各個領域都能見到它的身影。交流異步電機各類型之間具備不同功能和特性,挑選得當能確保它們展現出優異的性能、經濟效益以及可靠性。
交流異步電機通過轉化電能為機械能來實現其功能,并主要由三個核心組件構成:定子、轉子及其它輔助配件。在種類上,主流的為三相異步電動機,包括眾多系列如Y、YPT、YB、YE、YBX和YBPT等。

眾多的電機規格中,關鍵的參數可能包括如下:
- 機座號:長度可分為長(L)、中(M)和短(S)機座;
- 鐵芯長度:有多種長度可供選擇,以匹配不同的應用需求;
- 電機極數:常見的有2極、4極、6極和8極等,每兩極表示一個極對數;
- 使用環境代碼:涵蓋不同防護等級和環境適應性,如戶內使用(N)、戶外使用防護等級(W)、及不同級別的腐蝕防護(F1、F2、WF1、WF2等)。
對于各種工業及商業應用而言,確保使用合適的電源電壓對于電動機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多數工業應用采用的是380V、50Hz的三相交流電,這是因為三相交流電動機在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時,效率高而且過載能力強,這對于保證連續、高負荷工作條件下的穩定性非常關鍵。而單相交流電雖然普遍且安裝簡易,但主要應用于功率要求不高的環境。為此,在采購電機時,應當依據銘牌上的額定電壓來選擇合適的電動機,不正確的電壓不僅可能導致啟動失敗,還可能引起安全問題。如華強公司所提供的電機便擁有多樣的電壓等級選項:220V、380V、6000V、10000V,以滿足不同的應用和市場需求。
在保護電機的同時,外殼的防護等級也不容忽視。依照GB4208-2008標準《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這些等級為機械和電氣行業提供了一系列電機保護標準。IP等級,由歐洲國際電工委員會(IEC)制定,利用兩個數字表示不同等級:第一個數字明確了對抗塵埃的能力,而第二個數字定義了水的防護等級。標準越高,其防護等級也就越強。
舉幾個例子,防護等級IP20能夠防止直徑12.5毫米以上的物體和大于2.5毫米的小工具侵入電機內部,適合于一般室內環境。IP21級別的電機則能夠抵御傾斜15度角的水滴侵入。IP23則更進一步,即使在室外環境,也能夠有效地防止水平角度至45度的飛濺物。對于更加惡劣的工業或室外環境,IP44和IP54提供了更為全面的防護,能夠防止大于1毫米物體和飛濺或灌注的水侵入,確保電動機能在要求更為嚴格的環境中可靠運行。

對于
交流異步電動機而言,正確了解并應用其工作制是保障電機性能和延長使用壽命的關鍵。工作制描述了電機在不同工作階段所能承受的操作條件,這些階段包括啟動、持續負載運行、無負載運行、電制動和停機等。電機的工作制被編碼為S1至S10,以適應不同的工作需求和環境。
其中,S1工作制是連續工作制,這意味著電機在不變的負載下可以持續運行而不需關機,直到達到穩定的熱狀態。這種類型的電機適合那些需要不間斷運轉的應用場景。
而S2工作制則是短時工作制,電機在固定的負載下工作指定時間,這段時間不足以使電機達到熱平衡狀態,然后在不工作的情況下冷卻。冷卻時電機斷電,直到溫度降至與周圍冷卻介質溫度之差在2K以內。這種工作制適用于電機不需要連續運轉,只在特定時間內工作的場合。
不同的工作制設計,確保了電機可以在其最佳性能條件下運行,同時也幫助避免過熱等潛在問題,從而確保安全與可靠性。了解并匹配合適的工作制對于電機的選型、使用和維護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安裝方式

電動機的安裝方式是指它在機械系統中與構架或其他部件的連接方式。
有兩種代碼形式,一種是IMBx,另一種是IMVy,其中IM是國際通用的安裝方式代號。電機主軸伸端統一為“D”端,如果為雙軸伸電機,輔助軸伸端統一定義為“N”端B35-臥式借用地腳安裝在基礎構件上,并附用凸緣安裝;B5-臥式用凸緣安裝;B6-臥式用地腳安裝在墻上,從D端看地腳在左;B15-臥式采用地腳主安裝,D端無端蓋采用機座端面輔助安裝;B20-臥式有抬高地腳,并用地腳安裝在基礎構件上。V15-立式用地腳安裝在墻上,并用凸緣作附加安裝,D端朝下;V3-立式用凸緣安裝,D端朝上;V5-立式用地腳安裝在墻上, D端朝下;V6-立式用地腳安裝在墻上,D端朝上;V8-立式D端無端蓋,用D端機座端面安裝,D端朝下;V9-立式D端無端蓋,用D端機座端面安裝,D端朝上; 簡單來說,一般三相電動機常用的安裝方式有B3、B5、B35三種,B3有底座無直連安裝法蘭盤;B5無底座有直連安裝法蘭盤;B35有底座有直連安裝法蘭盤。
冷卻方法
交流異步電動機的冷卻方式對于確保電機有效、穩定運行至關重要,尤其是在進行大功率和長時間運行時。冷卻系統的設計旨在防止電機過熱,延長其使用壽命。以下是四種主要的冷卻方法:
- IC410(電機自然冷卻):在這種冷卻方式下,電機依靠周圍的空氣自然循環進行冷卻。其結構簡單,沒有額外的冷卻裝置,適合小型或間歇運行的電機。
- IC411(內循環風冷和外循環風冷,自由循環冷卻):這種設計包含一個全封閉外殼,軸向自帶風扇用于散熱。該系統能自行將熱量散發到外界,而不需要外接電源,廣泛應用于各種工業環境中。
- IC416(內循環風冷和外循環風冷,強迫風冷):這里的電機裝配有專門的軸流風機,利用外界電源驅動,實現更強力的散熱效果,適合需要連續運行且散熱需求大的電機。
- IC81W(內循環風冷,外循環水冷):這種冷卻方式結合了空氣和水循環系統,以達到更有效的冷卻效果。這種方式通常用于大型或高功率密集型電機,這些電機在工作時產生的熱量超出風冷系統散熱能力。
每種冷卻方式都有自己的適用場合和優勢,選擇適當的冷卻方法不僅可以保障電機在最佳工作狀態下運行,同時也能最大程度的提高電機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了解并正確選擇電動機的冷卻方式,在電機設計和應用中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環節。
P-電機旋轉磁場的極對數(2極電機極對數1對,4極電機極對數2對)。電動機額定轉差率是指在額定負荷下,電動機轉速與額定轉速之間的差異。通常電動機轉速超出額定轉速,電動機效率會不斷降低,甚至會因過熱而損壞。
轉差率 = (額定轉速-實際轉速)/額定轉速*100% 舉個例子1臺電動機的額定轉速為1500r/min,在額定負荷下的實際轉速為1450r/min.轉差率=(1500-1450)/1500*100%=3.33%